1989年中國第一個奔馳維修站的牌匾
【卡車之家 原創】189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發明了第一輛卡車,1926年梅賽德斯-奔馳品牌成立,1986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2006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的總部遷至北京,2020年底,奔馳卡車宣布國產化,一步步的邁進體現了奔馳卡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而這種發展,除了卡車產品本身過硬的品質性能之外,也離不開其強大的售后服務。
近日,我們聯系到余師傅、張維、靳榮輝、曾根、艾靜軒和朱正武6位奔馳卡車的售后維修服務技師,透過他們的日常,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奔馳卡車一直深受用戶青睞的秘訣。
在北京銀漢華星的采訪中,我們偶遇了在中國最老一代的國內奔馳卡車維修技師余老師,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加入到了奔馳卡車的售后維修服務團隊。
奔馳專家在三門峽水電站培訓發動機大修
據他介紹,當時國內卡車品牌少,進口卡車更是少之又少,當時奔馳卡車被部隊、國營單位等用作運輸關鍵貨物,而且運輸環境往往在荒無人煙的區域!盀榱吮WC車輛性能的最好發揮,那時候的奔馳卡車都是德國人來修,后來才開始在中國招聘會外語懂車輛的技術維修師”。據余老師回憶,當時也正是這樣的機緣巧合,他加入到了奔馳卡車售后維修的隊伍中。
奔馳服務人員進入塔里木沙漠腹地進行道路試驗
眾所周知,當時信息技術不發達,而卡車又多在荒蕪人煙的區域作業,對于卡車維修人員來說,有時候出去修車和家里失聯一個多月是常有的事,當時出發之前和回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和家人聯系報平安。
余老師清楚的記得,當時德國工程師修,他們就在邊上跟著一起學,也就是那個時候對每一輛車每一個小細節小故障的最精準保養維護,奔馳卡車在中國高端用車市場的口碑得到了最早樹立。
而工程師張維于2005年加入奔馳卡車,同樣見證了奔馳卡車這幾年的飛速發展。
奔馳卡車服務工程師張維
據他回憶,在他從事多年的奔馳卡車售后服務中,印象最深的是在2006年接到了云南和四川邊境上的維修任務,當時水電站建設作業的車輛出現故障,張維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獨自驅車前往。
當時云南和四川的道路設施遠不如現在,張維從昆明趕過去,700公里的路程要走上整整兩天時間,因為大部分都是石子路不說,還要經過一條開上去會搖搖晃晃的鐵索橋,一路的心酸只有自己最清楚。
現在回想起來,兩天路程的顛簸讓張維仍然記憶深刻,但讓他同樣記憶猶新的還有用戶車輛問題得到解決時候的那聲道謝,讓他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靳榮輝是北京銀漢華星的一名80后技師,如今已經通過努力成為了一名DT(診斷技師)。
奔馳服務技師靳榮輝
2018年8月,靳榮輝接到一個西安維修大件車出現故障亟待維修的通知,故障車輛是運輸核能設備的,車不能停。
靳榮輝接到任務后第一時間驅車前往西安,診斷完車輛故障之后,在確定車輛可以繼續行駛的前提下,他一路護送卡車繼續往前走,同時一路聯系北京爭取第一時間發送維修配件,為了保證卡車的運輸效率,他選擇讓配件追著卡車跑的維修方案,直到車輛與配件在銀川會合,靳榮輝將配件換上修好,才徹底放心。
奔馳服務技師曾根
2020年初疫情爆發,卡車司機一度被稱為最美逆行者,而守護這些卡車司機們順利抵達的后方支撐,正是這些卡車的維修師。
95后奔馳服務技師艾靜軒
當時正逢春節,北京銀漢華星店里的維修師傅就只剩下原本打算初二回家的曾根和出生于1996年的北京小伙兒艾靜軒。在疫情形勢尚不確定的時期,公司接到為疾控中心保養車輛,以用于支援武漢建設的任務,同時也有一些北京周邊運輸公司的車輛需要保養,當時進出小區都需要層層審批和證明,為助力疫情防控以及客戶緊急需求,兩人不顧家里人反對,完成了這一特殊時期的車輛保養任務。
“當時心里其實也挺害怕的。畢竟那時候新聞鋪天蓋地,誰也害怕發生意外,但是我們干的就是這份工作,不上怎么行?”憑著這樣的信念,曾根和艾靜軒為維護當時車輛的正常出勤出了不少力。
奔馳服務技師朱正武
同樣面對突發疫情不確定性的,還有上海交運城新汽車維修公司的朱正武,他主要負責浦東機場加油車底盤的保養維修工作。在機場工作,除了24小時隨時待命之外,為了減少接觸,朱正武就連節假日都不休息和外出,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車輛的維護保養當中。
以上每個人的故事,對于肩負奔馳卡車售后維修責任的他們來說都只是平凡工作中的滄海一粟,但我們卻能從細微之處,看到一代代技師精神的傳承。在交談中我們發現,沒有一個技師因為自己的奔波勞累付出而有任何怨言,他們卻常常將客戶遞過來的一件軍大衣、一碗熱湯水水而銘記于心。
用精湛周到的服務讓客戶滿意,以客戶滿意為榮,這或許就是奔馳卡車售后服務能夠廣受行業贊譽的重要原因。面對未來,即使諸多的不確定性,但匯集了全球頂尖人才的奔馳卡車,擁有強大體系,相信有理由被看好。奔馳卡車125年從未改變保證車輛安全、舒適、高效助力客戶正是奔馳的使命。作為一個百年汽車企業,它又會用產品和服務帶給中國市場哪些驚喜,值得期待。(文/張宏霞 高李敏 圖/卡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