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后車迷從跟車到自己嘗試成為一名卡車
小林家里很多親戚是干工程的,大概在十幾年前,小林的父親在親戚的幫助下搞了一個攪拌站,專門為親戚的這些工地上供給混凝土。攪拌站里之前最早一批車型是重汽豪沃8X4底盤,轉眼過去這么多年,再加上駕駛員都沒有好好愛護,第一批車早已破敗不堪,而且城區環保抓得又嚴,想必這一批豪沃攪拌車只能提前“退休”了。
去年大學畢業后的小林想著可以減輕父親的壓力,索性在家幫忙管理車輛,老林也比較放心把這件事交給從小就喜歡車的小林去做。對于購車要求,首先有幾點。第一是發動機排放標準必須要國六,省得每次進城區都提心吊膽;第二,車輛的配置和動力不用太高,夠用就行;第三就是車輛穩定性要好,品牌售后服務要好,畢竟攪拌車出勤率和運轉壓力較高,不僅得把混凝土安全送達工地,身上背負的水泥罐無時無刻也不能停止運轉。即使是進維修廠,維修的效率要高。
至于為什么選擇徐工跟陜汽,也是遵循小林的意思,這兩個品牌在工程機械的造詣蠻高的,而且攪拌站的圈子里使用徐工跟陜汽車型的也很多。早期某品牌的保有量也很大,不過近些年來的銷量一直不怎么樣,為了確保維修售后以及保證高出勤率,暫且不考慮。
外觀方面兩車均采用了白色涂裝,對于水泥攪拌車來說,可以防止罐車在作業時不小心把混凝土濺到車身上看起來不那么明顯。
出于實用性考慮,兩車后視鏡均采用主、補盲鏡單獨后視鏡罩的設計,分別安裝在后視鏡桿上,采用塑料原色涂裝。因為該車型使用頻率高,而且環境比較惡劣,后視鏡發生磕碰情況是“家常便飯”,采用此設計可以減少后期更換的使用成本。
后視鏡設計上,唯獨門鏡是讓小林比較不滿意的設計,如果可以選配外擺鏡的后視鏡該有多好,老一輩開過外擺鏡設計的駕駛員都知道外擺鏡的好。畢竟貨車盲區較大,既然不能改變后視鏡設計,那在日常用車的情況下,可能就需要后期加裝四路監控了,減小盲區存在,畢竟城區里車多人多的,道路情況太過復雜。
前照燈的配置其實挺出人意料的,兩車都采用了透鏡大燈設計,對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更加友好,燈源采用的是鹵素燈光,在雨霧天氣穿透力更強,光這點就得到了不少駕駛員的稱贊,因為有時夜間行車的頻率也很高。前照燈造型設計年輕時尚化,而且兩車均配有LED日間行車燈,顏值很高。造型設計與配置都達到了主流水平。
駕駛室側面線條設計鏗鏘有力,對于工程類運輸車輛來說,氣質相當符合,就像工地上的硬漢子一樣。從外面上看漢風G5的臥鋪空間好像會更大一些,德龍M3000臥鋪上還留有一個采光窗,不過對于攪拌車運輸來說,在臥鋪休息的情況極少,臥鋪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放放雜物了。
▎上裝罐體對比
漢風G5上裝采用的是自家產品,官方給出的攪拌動容積為7.1立方;德龍M3000采用了瑞江上裝,瑞江牌在混凝土運輸罐里無論是半掛罐車還是攪拌罐,都有著不錯的保有量,其官方給出的攪拌動容積為7.99立方。在承載容積上,德龍M3000的優勢稍微大那么一些,不過駕駛過攪拌車的駕駛員一定清楚,想要再適當加裝一些混凝土也是沒有問題的。
上裝標配雙梯、V型大開口料槽,罐體的結構兩車保持一致,均配備了搖臂式遠程油門控制器,卸料裝料操作方式也是傳統攪拌罐的操作方式,對于駕駛員來說,上手操作簡單容易快。兩車罐體攪動容積在當下標載的情況下,完全夠用了,而且兩車罐體均是大廠制作,耐用性與穩定性相對來說都有保障。
兩車的內飾設計與配置“不約而同”地簡單,漢風G5的四幅式方向盤造型設計極簡風格其實看起來也蠻清爽的,方向盤的握感也十分舒適。德龍M3000同樣采用四幅式方向盤造型設計,還用鍍鉻材質在喇叭蓋一圈裝飾,簡約的同時多了一份精致感。
兩車的中控臺設計風格大有不同,漢風G5采用了海灣式的設計,這樣的設計使得駕駛室內部空間看起來更加寬敞,實際使用效果也是如此,能為駕駛室內中部騰出不少空間。德龍M3000采用的是環抱式設計,該設計喪失了部分駕駛室內部空間,降低了駕駛員在車內活動的靈活性。
兩車按鍵區域都分布在靠近駕駛員一側,雖然說舒適性配置不高,但是像輪間差速鎖、軸間差速鎖這類實用性配置還是全都配備齊全的。長期行走工地路段,沒有這兩把鎖可是萬萬不行的。
中控臺的設計方式直接決定了駕駛室內的活動空間,下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兩車的差距,漢風G5雖然不是采用平地板駕駛室,但是其中央部位空間寬敞,駕駛員活動性高,而且儲放物品的能力也強。德龍M3000的設計在駕駛室空間上明顯就比較尷尬,駕駛室內空間比較狹隘,一是駕駛員不好活動,二是中央空間儲物能力不強。
漢風G5中控臺大面積使用了金屬拉絲面板,美觀性不談,光是耐臟性就比普通塑料面板要強,尤其是在此類工程運輸車上。德龍M3000用黑色作為主色調在新車狀態下看來質感還可以,不過真正到了實際運輸上,可能沒過一段時間就滿是灰塵的印記了,比較難打理,需要經常擦拭。
至于儲物空間方面,兩車頂部都留有儲物槽,漢風G5兩邊還設計了封閉式的儲物柜,駕駛員可以把過磅單以及單據等儲放在此,實用性相當不錯,而且漢風G5在頂部還設有音響喇叭,聽音樂時的環繞感相對會好一些。
底盤對比的關鍵點來了,我們來看看兩車配備的都是什么發動機,對比車型漢風G5搭載了濰柴WP8.350E61直列六缸發動機,7.8升排量,最大馬力340,國六排放標準,配合法士特9JS135TB九擋手動變速器。
德龍M3000采用的是濰柴WP10HNG350E60直列六缸發動機,9.5升排量,最大馬力350,同樣為國六排放標準,不過與漢風G5搭載的濰柴WP8.350E61不一樣的是,德龍M3000這款發動機采用的是LNG作為動力燃料。與燃油車對比少了尿素后處理,這款發動機配合的變速器是法士特10JSD160T變速箱。
考慮到承重性與路況的問題,兩車都搭載了承載能力更強的多片式板簧,全車鋼板彈簧均為9/9/13,后橋鋼板彈簧采用雙騎馬螺栓固定,全車采用承載能力更強的鋼絲輪胎。重載拋去不說,此底盤配置面對惡劣工況運輸綽綽有余。
后期方面漢風G5搭載了457后橋,后橋速比為5.286;德龍M3000搭載的是漢德MAN 16T單級減速橋,后橋速比可選范圍與漢風G5基本一致。所以說,兩車的車速在實際運輸情況下相差不會太大,不過既然要選擇LNG燃氣車,就要做好爬坡比較沒力的準備。
兩車最大的不同在于燃料方面,漢風G5作為國六燃油車,在排放標準這塊是滿足了最小要求,不過其對于油品質量更加敏感,所以用戶在用車時一定要切記盡量不要加小油,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畢竟已經有不少國六車用戶的前車之鑒了。
德龍M3000作為燃氣車,LNG氣罐安裝在燃油車油箱的位置。因為空間有限,LNG氣罐的容積做不了太大,不過對于長期在城區附近跑的攪拌車來說,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如果一天的運輸量較大的情況下,一天一充基本也能夠滿足用車需求。
總而言之,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國六燃油車滿足最新排放標準沒錯,進城區也不用驚心悼膽沒錯,但是國六排放標準的發動機對油品要求更高,長期需要加注高質量油品,在車輛規模大以及用車頻率高的情況下,這些燃料費可不是一筆小的花銷。
在用戶角度上來說,想要國六排放標準,但是又怕加“小油”會對車輛后處理系統造成影響的話,選擇國六LNG燃氣車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過要選擇LNG燃氣車型一定要知道自己對運輸續航里程的要求,以及攪拌站附近加氣站的數量,畢竟燃氣車不如燃油車來得方便。而且在相同動力的情況下,燃氣車的“力道”會不如燃油車,對運輸時效有要求的用戶也需要注意這點。(文/卡家號:小盧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