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帥氣的卡友很累,這點我真的深有體會。
三八婦女節,按現在流行的說法應該是“女神節”。電商、商場紛紛開始促銷,一些單位也在這一天給女性員工放假或者發放福利。但有那么一群“女神”,在這一天也絲毫無法放松,她們就是:隨車卡嫂。她看似柔弱卻能駕駛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她工作顧家兩不誤,開車路上依然承擔輔導孩子的責任;她勤儉持家愛拼團,路上也要買買買;她每日奔波千里,依舊不忘美顏……趁著節日,和大家一起看看卡嫂的心酸、疲倦與溫暖。
洗衣、做飯、照顧孩子,卡嫂大多數時候的角色,更像一名“保姆”。丈夫負責開車,她們負責照顧丈夫的生活。駕駛室就是她們流動的家,車上鍋碗瓢盆一應炊具,趁著開車或者服務站休息時,她們要抓緊時間做飯。
白天丈夫開車辛苦,晚上為了防“油耗子”,也讓丈夫好好休息,卡嫂卻帶著被子睡在油箱旁邊。她不知道黑夜里有多少雙貪婪的眼睛正盯著他們的輪胎、油和車上的貨物。一條輪胎2500,一箱油就要好幾千塊,一車貨物的價值更是幾十萬上下,無論哪一樣,他們都丟不起。
哪個貨主的貨價格公道借款快,哪條道路的收費低,今天的油費又是多少……幾乎每個卡嫂都會有一個小本子,記錄著每一次出車的開支和收入。她們舍不得為自己買新衣服,卻會時不時給孩子網購東西,給丈夫加餐,每一次精打細算之后,都是她們對家人的關愛。
常年奔波在外,最對不起的就是家里的小孩。每隔一兩天就要視頻打電話,看看孩子的狀況:有沒有生病,學習怎么樣。明明前一秒還開心地說著話,可下一秒孩子的一句“媽媽,我想你了”就讓不少卡嫂淚如雨下。奔波的她們,對孩子的歉疚也越來越多。
卡車司機裝貨時,最怕的就是沒人幫忙折蓋篷布、檢查貨物等,以前得自己慢慢來,卡嫂跟車后,她會幫著一起裝貨、系繩子、蓋篷布,每一樣做起來都不比男人差。有的卡嫂心疼卡哥沒日沒夜的開車,自己在空閑之余便學了駕照,跟丈夫交替開車,曾經有卡友開玩笑說道,不會開車的卡嫂不是真卡嫂。
去年11月,劉師傅和妻子送貨到廣西,途經湖南衡陽泉南高速時出了故障,叫來了高速救援可開口就要價20萬。面對吊裝公司強硬的“簽字8萬,不簽字20萬”的要求,卡嫂當時就被急哭了。跑車辛苦不怕,掙錢少也不要緊,讓卡嫂們最最難受的就是無端地被人欺負、罰錢。
卡嫂,雖然是一個稱呼,但現在更像是一種職業,跟車的卡嫂那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洗衣,做飯,擦車,疊蓬布,盤繩子,看路況,找貨源,忙前忙后看著裝貨,卸貨,指揮倒車,守油箱……毫無疑問,跟車的卡嫂她們是偉大的,更是無私奉獻的,可她們卻從不說自己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她們就是這樣一群沉默到讓人心疼的女人!還愣著干什么,快對你身邊的她,道一聲節日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