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商用車行業動向
2019年武漢國際商用車車展于11月4日圓滿落下帷幕。小編有幸前往武漢,參觀了本次武漢國際商用車車展,經過梳理,現將我在展會上的一些所見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要先潑一盆涼水。個人感覺武漢國際商用車車展規模難當其名。作為國內最大型的商用車展會,業內人士對其可以說是非常重視。
東風、福田、解放、陜汽、江淮、江鈴、上汽是歷屆武漢車展的重要參展企業,并且東風、江淮兩家企業每次在展品品類和車型數量上都比較齊全。
本次車展共有9家整車企業參展,并且帶來40多款傳統燃料商用車及十余款新能源動力商用車車型,較上一屆規模增加一倍左右。
我覺得略有瑕疵的地方是,從最初的2012年奔馳、斯堪尼亞參展,到后來的依維柯國際參展,到上一屆所有國際整車企業撤展,武漢商用車車展的國際化元素正在逐步消失,國際化標簽只能在零部件展館上看到一些優質的國際零部件品牌。
雖然武漢國際商用車車展在名頭上略有名不副實,但是其還是國內比較大型的商用車展會,很多優秀的整車、零部件企業會帶來先進的車型、零部件進行展示交流,有許多可圈可點的長足進步,對促進商用車行業的發展大有裨益。
隨著輕型車排放節點的提前、重型車排放節點臨近,本次展會整車重點也是國六排放或者新能源動力。其中國六傳動動力占比超過50%,各種新能源動力車型占比27%。
國六發動機方面,東風商用車重點展示了其DDi動力總成的排放升級情況,賦名“龍擎”品牌,包括4款國六柴油發動機、1款14檔手動箱、1款14檔自動箱。馬力段從240到580,可以實現從天錦中卡到天龍旗艦牽引車 的全產品線覆蓋。
新能源動力卡車方面,不再局限純電動卡車一條技術路線。比較有特色的為江鈴FCV(燃料電池)卡車(威龍重卡、凱銳中卡)和東風混動(DDi+電機混動)概念牽引車。
新能源卡車的技術路線不再局限純電動一條路上不斷改進升級,未來燃料電池(氫、甲醇)、混合動力等技術路線也會不斷的得到嘗試,開拓更廣泛的新能源卡車發展之路。
除了排放升級,本次車展主題“智能驅動”又怎么能少。自動檔和自動駕駛是本次車展智能驅動主題的重點展示方向。
自動檔方面,本次車展上汽躍進展出了C500AMT車型以及江鈴順達“智”動檔兩款車型。上汽躍進C500的AMT變速箱據工作人員介紹是與馬瑞利合作研發的手自一體6速變速箱,具有坡道起步輔助功能,可以解放左腳和右手,緩解駕駛疲勞。
江鈴順達的這款車型勉強可以與自動檔搭邊,采用的是智能離合執行機構,取消離合器踏板,使離合器操作自動化,操縱機構仍保留傳統換擋桿,解放左腳。
這個車型介于傳統手動擋與手自一體AMT之間,其可能會成為城配輕卡、小卡的一種新技術趨勢,不過具體還要結合其售價、市場接受度方可下定論。
國內重型卡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較為迅速,福田、東風、解放都相繼取得了自動駕駛試點牌照。
東風天龍概念車的科技化造型設計,讓我想到了去年漢諾威車展亮相的奔馳概念車,流暢的線條、簡潔的LED大燈以及攝像頭替代碩大的外后視鏡。
采用大量電子化、智能化設計,A柱電子屏取代后視鏡、多連屏中控兼顧車聯網和娛樂功能,傳統換擋及駐車操縱機構已全部被電子按鍵取代,符合當下卡車智能生活艙的概念。
幾屆車展觀察下來,感覺武漢國際商用車車展也是比較接地氣的,注重細分市場產品的展示。東風在專用車市場深耕多年,每次車展都會帶來幾款專用車細分市場產品。本次車展其他整車企業也在環衛車、渣土車、垃圾車細分市場展示其亮點車型。
“521”過后,又來高速計重收費調整,輕卡行業發展可謂困難重重。本次車展展出的輕卡車型,大多在輕量化方面下足了功夫。
鋁合金材質的輪圈、變速箱殼體、防護欄、油箱、儲氣筒都屬于常規操作。高強度鋼車架、少片簧、高功率密度后橋、前盤式制動逐漸成為輕卡推行的亮點配置。輕量化成為法規和需求的雙重要求,更加廣泛應用于整車及各相關總成部件中。
武漢車展映射著國內商用車市場的技術發展動向,看到車展如此多的新技術、新概念、新車型,衷心的希望行業更好、更快發展,以最經濟、實惠的方式,落到市場終端,為從業者帶來更多便利。(文/卡家號:糊涂的皮卡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