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前不久中汽協線上發布了國內9月貨車產銷數據,其中今年9月卡車產銷分別為26.9萬輛和27.7萬輛,最大同比下降幅度達38.5%,而其中輕卡銷輛16萬臺,同比下降23.8%。
不僅于此,今年8月輕卡僅銷售12萬輛,同比下降36.8%,而被網友們戲稱為“四年銷量中表現最差的8月”。雖然國內今年1-9月的輕卡銷輛高達147.5萬臺,但同比仍然下降了7.5%,這些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國內卡友該怎么辦?
▏多項政策影響 經銷商賣不了車上不了牌
說起輕卡,就不得不說一說國內貨運政策,首先即便是2018年4.5噸以下車型開始取消雙證,致使輕卡車型銷量暴漲,但“521”事件的來臨也是給輕卡市場潑了一盆冷水,自此輕卡車型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但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但緊隨其后發布的藍牌輕卡車型“復檢”的政策猶如一把刀子般,架在了輕卡車型發展的脖頸上,不過幸運的是受“521”影響后,國內輕卡車型越來越合規上,大多數車型合規上牌倒是沒有什么問題,但卡友們對輕卡車型合規后只能拉1噸多的承載能力頗有微詞。
而壓死輕卡車型貨運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今年發布的“輕卡新規意見征求稿”,這使得輕卡車型就像走進了死胡同一般。經銷商賣不出去車,用戶無心儀車輛可選,彼此陷入了一個僵局。
▏輕卡市場回暖任重道遠 目前更好的替代者是誰
縱觀近十年國內商用車發展史,可以發現輕卡問題由來已久,而想要完全改革,走向合規化,必要的陣痛期是不可避免的。同時輕卡合規化之后,原本是輕卡所承擔的運輸必然會有部分被分散開,那么我們不妨來看看都會有誰來承擔。
首先就是小微卡車型,隨著市場需求的演化,總重4.5噸級的小微卡車型不斷上市,相較于現在的輕卡車型自重,小微卡車型具備更高的承載優勢,最明顯的就是適合城配物流、快遞煙草等輕拋貨運輸場景。
另一方面,對車輛承載要求比較高的用戶就需要將購車目標轉移向了承載力更強的黃牌車型,而目前黃牌車型最為火爆的就是6米8車型了,尤其是那些對車輛載重要求比較大的中短途倒短運輸場景,畢竟冒著扣6分罰款2000的風險來超載運輸還是很不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