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后車迷從跟車到自己嘗試成為一名卡車
前言:我國地大物博,主要的生活物資需求主要分為海、陸、空三大運輸板塊,其中貨運運輸量中公路運輸的占比最大,達到了77.92%,其次是水運,接著才是鐵路運輸。其功勞離不開國內三千多萬卡車駕駛員,廠商們為了“爭奪”產品自身在卡車司機中的影響力,紛紛推出“旗艦”級重卡。
舒適性、科技感、大馬力等等,這些標簽的出現無異于是獲取駕駛員的好感,提升行車舒適性的重要因素。解放J7大家已經很熟悉,堪比“世界級”卡車,能夠走出國門代表一汽;而陜汽德龍X6000的出現,也讓大家對陜汽刮目相看,熱度同樣很高,那么把這兩款車型放在一起比一比,誰能更勝一籌?或者是有哪些優缺點是可以互補的呢?這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外觀方面的設計兩車都包含著一點,就是塊頭足夠大,面對長距離的運輸能夠滿足駕駛員的生活需求。解放J7有著極具家族標識性的前臉設計,威武端莊;德龍X6000的駕駛室雖然自主設計沒那么純粹,不過其前臉設計還是十分成功的,甚至還有些“龍”的意蘊所在,線條勾勒得很優美。
一體式后視鏡外罩的設計在很多應對高時效、長續航的車型上是基本配置,因為設計原因,能夠使車輛在高速上空氣動力表現更好,同時采用的塑料原色涂裝,也是降低使用成本的設計。像后視鏡電動調節、電加熱功能在兩款車型上也是基本配置。
看慣了“熏黑底”燈腕的設計之后,再看兩車的前照燈設計似乎感覺變得十分明亮,解放J7的前照燈造型依舊保持了家族式的設計,簡單且耐看;相比德龍X6000的前照燈設計感更足,造型方面巧妙地將大燈與霧燈連成一體。
對比車型解放J7車身尺寸為:6915x2550x4000mm,底盤軸距為3300+1350mm。德龍X6000車身尺寸為:7080x2550x3800mm,底盤軸距同樣為3300+1350mm。
從側面可以看出,解放J7駕駛室的自主原創度還是蠻高的,既保留了經典的元素,也得到了空間的充分利用。相比德龍X6000的側面反倒有些像某進口車,但不得不承認,顏值方面還是很高的。
外觀方面對比小結:兩車的外觀設計從實用性角度來看,分別都充滿了空氣動力學的設計,可以使車輛空氣動力表現更好。從審美角度來看,其實真的很難一分上下,畢竟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抓住了消費者的“胃”,起碼外觀方面的設計受到的都是大部分的贊許。
解放J7采用了全新家族式方向盤造型設計,握感尚佳,支持多功能按鍵,不過略感遺憾的是對比車型并未裝配皮質包裹。這點上德龍X6000的表現會出色一些,多功能按鍵區域的劃分較為豐富,同時采用了皮質包裹的設計握感更加細膩。
作為“旗艦”,產品所應對的用戶基本都是長途干線運輸,國內南北天氣差異大,對于座椅舒適性的體驗,無非是加熱與通風兩大功能,這點兩車的表現還不錯,在同級別對手中處于主流常規配置。
門窗控制區域集成了后視鏡功能控制,解放J7采用的是旋鈕式角度調節,德龍X6000采用的是按鍵式角度調節,至于那種好用,看看各位卡友的用車習慣如何。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兩車并未細分主、補盲鏡的角度調節,部分功能方面還有待加強。
解放J7的中控設計是當下重卡車型最為“流行”的設計,棱角分明,再配合低調的內飾配色,整體質感挺高的,而且中控各方面的做工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德龍X6000對內飾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整體造型與外觀方面相呼應,都是以圓潤為元素,但是好像圓潤得有些“沒性格”了,配置與做工方面也足夠到位,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挺精致的。
有著足夠大尺寸的駕駛室,臥鋪的空間一般不會差到哪兒去。兩車的臥鋪體驗空間沒讓人失望,170cm左右的成年人可以自如地在臥鋪里翻身,睡眠舒適性不錯,足夠寬敞。為了提高臥鋪豪華感與溫馨感,德龍X6000采用的這種棱形狀床墊筆者還是很喜歡的。
既然作為“旗艦”標準,臥鋪方面的實用性與功能性一定不會落下。在臥鋪區域,兩車均設計了門窗、燈光,甚至空調系統的控制面板,駕駛員在休息時可以不用起身跑來跑去操作,伸伸小手就能控制車內的基本功能了。
內飾方面對比小結:兩車內飾的人體工程學、配置用料、做工等等,表現還是比較出彩的,同時不乏一些年輕化的設計,例如部分鍍鉻飾板的點綴,以及標配的中控觸摸大屏等等,從各方面來看都挺討好年輕駕駛員的,無論是實用性還是功能性體驗在這兩款車型上都能留下不錯的印象。
對比車型解放J7所采用的是錫柴CA6DM3-55E52發動機,12.52升排量,最大馬力550匹,最大扭矩達到了2600!っ,匹配一汽解放CA12TAX250M5十二擋AMT手自一體變速箱。
德龍X6000搭載的是濰柴WP13H560E68A發動機,12.9升排量,最大馬力560匹,扭矩為2585!っ,匹配法士特S16AD十六擋AMT手自一體變速箱。
兩車所采用的都是長換油后橋,對比車型解放J7后橋速比為3.417,德龍X6000后橋速比為2.846,考慮到變速箱檔位速比的不同,兩車動力鏈組合倒也很是接近。
不過從穩定性表現來看,德龍X6000在硬件上的措施仿佛更加齊全,減震筒、平衡感一應俱全。當然,如果有甩掛用戶,還可以選擇氣囊后橋,兩車都有此配置車型。
解放J7采用的是500+500的雙油箱設計,油箱總容量達千升,面對長距離運輸的續航能力不容小覷。對比德龍X6000采用的1000升大小雙油箱設計實力相當,鋁合金的材質更加耐用。德龍X6000左側整塊區域都留給了油箱,內部掏空做出的登車踏板設計在造型上也十分協調。
兩車的使用表現還是為駕駛員考慮很周到的,牽引工作臺上都安裝了防滑的鋁合金面板,省去了后期加裝的費用和時間,從厚道程度來看,德龍X6000所裝配的面積更大一些,駕駛員可以站立的位置也更廣。
底盤方面對比小結:熟悉解放J7的卡友,同樣認同三大件的穩定性表現,這是解放數十年來積累的好口碑,而一貫有著“工程車”印象的陜汽,當用心做起牽引車時,其表現也足夠出彩,顛覆了不少駕駛員對陜汽的印象。由于商用車底盤個性化的原因,兩車都還有其他發動機、變速箱的搭配,感興趣的卡友咱下次再推薦其他車型。
40萬-50萬區間的車型里,這兩款車型確實是值得考慮的,比起普通的主流重卡稍貴了一些,但是又比那些高昂的進口卡車來得便宜,而且配置、做工、用料還有設計上距離進口卡車似乎也不是那么遙遠了。不過車到底怎么樣,用起來的人才知道,都說國產車買著便宜,養起來貴;而進口卡車卻是買著貴,養起來便宜,歸終到底還是車輛可靠性的問題,如果國產車能夠攻堅這道坎,相信距離真正的“旗艦”重卡也不遠了,那時候拿出國門與國外卡車對比,相信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會是我們自己的驕傲。(文/卡家號:小盧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