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提起輕卡,相信不少卡友現在都是“一腦門子官司”,如果再在輕卡上加上一個關鍵詞:國六,那么我想卡友們就會更加無所適從了。那么,國六時代,有沒有一種輕卡,能讓卡友們擺脫國六呢?不少人就想到了純電動汽車上。
誘惑不小 純電動輕卡自帶優勢
如果咱們只是單純的說車,那么純電動輕卡還真的有點實力能夠取代傳統燃油車。咱們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純電動汽車自帶自動擋
如今,越來越多的車開始配備了AMT變速箱,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自動擋,就連常年跑高速的4x2大馬力牽引車也如是。而頻繁起步停車的城配市場,自動擋還是個稀罕物件?粗约翰入x合酸痛的左腿,自動擋無疑是最大的吸引力。
這上面,電車就非常有優勢了?梢赃@么說,電動車不僅僅是自動擋,甚至是“沒有擋”,這主要是因為電機的轉速范圍太寬泛了,對于大多數車來說,單速變速箱足夠用了。
2、靜怡程度是柴油動力望塵莫及的
同樣,電機工作的時候不像柴油車抖動還有非常大的噪音,能夠安靜的在車內待一會兒,也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于開車喜歡聽聽歌,跟副駕聊聊天的卡友來說,電動車的這個特性無疑是福音。
3、空調加倍 無限開 不費電!
除了前面這兩項好處之外,我相信只要是夏天,開空調絕對是卡友們心中一直的痛。著車開空調,費油舍不得。不開,又可能會高溫中暑。但在電車上,這就不是問題了。畢竟咱們帶了這么大的一塊電池,空調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例舉:我們雖然沒有在卡車上做過相關實驗,但同樣的電動乘用車(比亞迪秦pro為例),停車等待90分鐘、連續開空調(AC/制冷),能耗僅為里程數的百分之一。
可以說,純電動汽車為自帶的這些優勢,簡直是卡友們開車過程中的福音。但細看市場上,好像出了以企業為單位的成批換購,還真沒幾個人會買純電動卡車,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總結出了套在電車上的“三把枷鎖”,卡友們可以看看這里面有沒有困擾著你的一些事情。
為什么散戶買的少?“三把枷鎖”鎖住電車
其實與其說是“三把枷鎖”,不如說是電動卡車在現階段亟待解決的三大問題。而這,其實也是新能源車主們正在面臨的痛點。
1、續航與壽命
最直觀的,新能源車的續航和壽命就是擺在眼前的問題。每一位卡友都在擔心,我這車跑不遠怎么辦?一兩百公里的續航,要是但凡接一個長一點運距的單子,我可能面臨的就是有去無回。如果要是充電的話,充電站等上幾個小時,這時間不就是浪費了嗎?時效性從何而談?我買它有何用?
同樣的,看著第一批純電動轎車,其續航里程已經逐漸縮減了。電動卡車不也是一樣嗎?而且家用車是什么續航里程?我們卡車是什么續航里程?如果真的我這車買了一年之后,續航里程掉到了一半,甚至是80%,本來就不高的實際續航里程,再碰上縮減,運力就更加沒辦法保障了。所以在新電池技術出現之前,誰也不敢買車。
2、車輛自重
當然,要想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這也不是不可能的。簡單地說,多堆砌電池就好了。但現在輕卡限重4.5噸,有一些燃油車都是超重的。那么多放電池了,我們還能拉多少貨出去跑呢?
在卡車自重無法降低,承載能力無法保障的前提下,電車的自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無疑最佳的方法除了優化電氣架構以外,就是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了。而能量密度的提升,就要伴隨著電池成本的提升。而這,也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三大痛點:成本,或者說是售價。
3、售價比柴油動力貴
盡管電動汽車現在其實并不算很貴了,但是受制于居高不下的材料成本,純電動汽車依然處在一個“高價區”。雖說寧德時代最新發布的“鈉電池”能夠從一定角度來說降低成本。但是其能量密度還完全不能供給日常使用,也就是說它離我們還很遠。
最關鍵的是,花這么多錢買了一輛車,如果還開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降低續航里程,這就是問題了。
為什么企業、車隊偏愛使用電動輕卡?他們不怕這些問題嗎?
作為車隊和企業而言,他們當然會面臨同樣的短板問題,但是解決方式卻是散戶個體所無法企及的。比如,續航短可以多車運營,跑回來充電另一臺滿電車再出發,只要車多,就能做到無縫銜接,且車隊及企業購車通常都是大批量采購,主機廠對于這樣的客戶也是有專門的優惠政策,甚至是建立專有充電樁,電池回收也會有相應的解決方案,解除后顧之憂。因此,散戶對比之下,難免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 編后語:
可以說,在解決續航、壽命、自重、成本這些問題之前,如果我是散戶,我也不會考慮換純電動輕卡。當然了,伴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問題都在不斷的解決。但從實際使用場景來說,對于散戶,車輛要是真的想要能用,還需要一段時間,來使其產品力實現突破。(文/師曉飛 圖/卡車之家)